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Advanced Manufacturing & Materials Information Network,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让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强国引擎

编译者:冯瑞华发布时间:2022-11-8点击量:364 来源栏目:观点评述

戴琼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信息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面擘画了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充分肯定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事业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根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国际先导性科研布局、坚持颠覆性原始创新。

  以颠覆性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长期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引擎。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之一,然而基于电子计算的算力发展速度受限于摩尔规律,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智能社会发展的算力需要。团队研制的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在国际上首次以光速完成人工智能任务,突破了传统电子计算长时延、高功耗等瓶颈,样片算力相对于顶级电子芯片提升10倍,能耗降低10倍。未来,该芯片算力有望提升3个数量级,能耗下降6个数量级,带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实现颠覆性突破,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赋能万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团队始终秉持“理学思维融合工科实践,交叉领域践行原始创新”的科研理念,从2017年第一代介观全脑显微仪器RUSH诞生,到2018年第二代RUSH仪器优化,再到2021年自主研制的扫描光场显微镜DAOSLIMIT,为生命科学观测打开了全新视野。不久前,团队研发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相关成果在《自然》发表,该成果攻克了超精细光场感知与超精细光场融合两大核心技术,为解决光学像差这一百年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也将应用于天文观测、生物成像、医疗诊断、移动终端、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团队始终以颠覆性研究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新时代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的背景下,必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团队提出了多维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理论,并基于片上非相干光孔径合成原理研制了“时—空—角”自适应融合的光场智能成像芯片,该芯片有望实现大规模高速高分辨率巡天观测和低轨高速运动卫星跟踪监视,服务于“边海空天”安防事业。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团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雄关跃马过,劲风正起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为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顶刊封面: 5月材料领域优秀成果十大精选
  2. 2 深圳先进院在放疗增敏纳米药物研发领域取得新进展
  3. 3 俄罗斯研发出热电转换用途新材料
  4. 4 Prodways研发出最新金属3D打印技术——快速增材锻造
  5. 5 长跨度碳纤维建筑材料的新型生产工艺即将诞生
  6. 6 AI持续升温 英特尔/英伟达/谷歌谁会是最终赢家?
  7. 7 IBM-Science: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纳米管晶体管
  8. 8 王中林院士Nature Communications:超高摩擦电荷密度刷新摩擦纳米发电机性能记录 – 材料牛
  9. 9 新3D打印技术可显著增强材料
  10. 10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解决分子压电材料世纪难题
  1. 1 最新Nature:可循环再生3D打印光聚合物树脂
  2. 2 北大彭练矛院士、邱晨光团队最新Nature Electronics: 基于二维晶圆的钇掺杂相变欧姆接触工程
  3. 3 宁波材料所在天然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研究方面
  4. 4 上海硅酸盐所在宽波段光热调控节能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5. 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亚纳米材料普适性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6. 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提出筛选抗菌纳米材料的集成方案
  7. 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磁性电极无损转移制备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
  8. 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构建高阶DNA折纸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
  9. 9 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在功能氧化物薄膜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10. 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有机小分子分离膜和单分子层COF膜方面取得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