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航天强国综合指数排名第四。”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看来,我国正加速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6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建成了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但同时,王礼恒坦言,原创不足、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发展相对滞后、军民融合深度不够……我国建设航天强国仍面临严峻挑战。
“建设航天强国是急需,并最具备条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王礼恒说。
目前,我国在轨的军、民、商应用卫星约206颗,各方都在努力推动数据、信息共享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共享平台的建设、数据政策的制定、商业运行管理等。
因此,王礼恒建议,应尽快启动《军民空间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对在轨的资源、能力进行调研分析,统筹协调,制定政策制度,做到卫星资源共享;对新增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统一论证、统筹需求、合理规划,科学配置资源,做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航天人应勇于当先锋、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率先突破,做好示范,这也是航天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王礼恒说。
航天是国家意志和战略利益的重要体现,是大国战略博弈和利益争夺的战略高地。全球47个国家、地区或组织拥有自己的卫星,12个国家或组织具备发射卫星的能力,170多个国家使用空间服务,近30个国家制定了航天法规,航天国际竞争加剧,国际合作也在拓展。
王礼恒表示,世界航天已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商业航天迅速兴起。空间技术快速发展,跨界融合已成趋势,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正迈向更远的深空;空间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服务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空间经济将成新兴经济业态;空间科学正孕育着重大发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将有重大突破。
为此,他认为,中国应做好建设航天强国的顶层设计,制定并发布《建设航天强国发展战略纲要》,开展航天政策法规体系的设计与建设,逐步形成完备、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
与此同时,瞄准航天强国目标,启动长周期项目,比如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等,统筹推进深空探测项目,做到无人与有人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航天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王礼恒表示,力争到2020年,中国进入航天强国行列;2030年跻身航天强国前列;2045年在某些重要领域领先世界,全面建成航天强国,成为世界航天主要科学中心、创新中心和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