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Advanced Manufacturing & Materials Information Network,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鲍哲南团队《Nature》子刊:皮肤显示器变为现实!

编译者:冯瑞华发布时间:2020-7-17点击量:31 来源栏目:科技前沿

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在生理监测、体内植入治疗、电子皮肤等生物医学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是前沿科学研究热点之一。人体的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电子器件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这就要求可穿戴电子器件在具备良好电性能的前提下,兼具优异的柔韧性、可拉伸性。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团队2016年在Nature(Nature, 2016, 539, 411-415)报道了一种基于非共价键合机制的可拉伸可自愈的高性能有机半导体,这种材料有望推动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

基于此,鲍哲南教授团队2017年在Science(Science, 2017, 355, 59-64)上采用了一种基于聚合物纳米限域(nanoconfinement)效应的策略来提高聚合物半导体的可拉伸性。近日,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完全可伸展的活性基质驱动有机发光电化学电池阵列,该阵列由溶液处理的、垂直集成的可拉伸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驱动,这是通过化学正交和本质上可拉伸的介电材料的发展而实现的。并且该有机电致发光电池(AMOLEC)阵列可以很容易弯曲、扭曲和拉伸而不影响其器件性能。当安装在皮肤上时,阵列可以承受30%应变下的重复循环。该工作证明了皮肤适用显示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材料开发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以题“Fully stretchable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array”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作者首次展示了一种可伸缩的有源矩阵驱动的分子筛阵列,它具有像人类皮肤一样的固有和完全伸展性。凭借其卓越的内在伸缩性,皮肤显示设备可以潜在地与其他完全可拉伸的传感器阵列垂直集成,以提供人机交互系统,通过视觉交互进行人体信息显示和检测。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可伸缩晶体管阵列和发光器件发展领域的快速进展,以促进完全可拉伸皮肤显示器与人体的整合。

原文题目

鲍哲南团队《Nature》子刊:皮肤显示器变为现实!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